当前位置: 首页 足球 英超

一场被阿森纳击溃的1-5,大概率指向着曼城只能继续买买买

来源:懂球帝 发布时间:2025-02-03 11:40:05

上一轮联赛,曼城感受到了新援的冰火两重天。

胡桑诺夫奉献了近年来最为糟糕的一次新援首秀,但马尔穆什打出了一场不错的比赛,虽然没有数据层面的斩获,但作为二前锋的素质,还是给曼城的战术带来了变化。

然而,对手只是一支战术层面自顾不暇,成绩上早已退出前四的切尔西,遇到更强的对手,不仅是马尔穆什这个位置和人员带来的内容需要重新考量,曼城的老基础是否还足够稳固,都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于是,客场对阵阿森纳的这场比赛便是一次很好的考验,曼城是否真的因此具备了前四,甚至是冠军的竞争力,这场比赛才是关键。

结果,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这场比赛,双方的人员变化都不是很大。

萨卡还没有归来,阿尔特塔还在用其他球员代打右边锋,但在其他位置,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大致的框架,这场比赛的一个略显针对性的布置,可能就只是赖斯和托马斯的双后腰组合。

很显然,这是用来对付马尔穆什的。

而在曼城这边,球队也基本延续了此前的框架,但在双前锋之外,瓜迪奥拉还使用了萨维尼奥,所以在理论上来说,这应该是一套颇具向前能力的布置,但瓜迪奥拉具备将大部分前锋都改造成中场的能力。

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。

 

所以在开场之后,作为主队的阿森纳打得不算主动,但很坚决,于是开场不到1分钟,就打出了一次反击攻门:

随后便在前场完成反抢,非常轻松地收获了第一球:

进球之后的阿森纳显然在心态上得以放松,他们在前场投入资源时也显得颇具信心,于是在第6分钟,他们险些通过反抢之后的就地进攻打进了第二球:

而在这段时间,曼城的中后场控球组显然也在持续承压:

论及活力,这场比赛曼城的中后场显然是比不上阿森纳的前场的,所以在这个地方陷入缠斗,必定是曼城更为吃亏。

常规的思路,显然是尽快通过中场,将球权送到自己更具优势的地方,这个地方只能是曼城的前锋线,但在地面传切的时候,马尔穆什在开局阶段的表现并不算好:

这个时候,曼城显然应该操起长球,就像在对阵切尔西那样,发挥哈兰德的体格优势,然后让其他球员在附近捕捉二点,这才是绕过后场出球,直抵优势区域的方法。

但曼城此后的长球选择,显然也不是寻找哈兰德的意思,效果自然差劲:

说白了,这个3151的站位:

重点就不在哈兰德,而是在马尔穆什和菲尔-福登所在的两个区域,这才是瓜迪奥拉想要捕捉和利用的空间。

互捅终归不会是瓜迪奥拉想要主打的比赛方式,于是在控球组承压,前锋线接球困难的时候,曼城的选择会是降速、降节奏,线路上不停地迂回,这会使得他们的控球率逐渐上升,但能输出的威胁则大大降低。

至于比分领先的阿森纳,也乐得自己缩起来踢,于是他们配合曼城的演出,从托马斯不断地落入后卫线,在中路形成三防二,就可以看出阿尔特塔早已做好了针对性的准备:

哪怕马尔穆什曾在第18分钟的禁区前沿得球起脚:

形势其实也谈不上多么危险。

真正危险的,其实是阿森纳的逼抢烈度随着体能下降之后,在右路暴露出来的防守危险,马尔穆什和萨维尼奥在不到1分钟里各自主导了一次进攻:

而在第25分钟,还让廷贝尔吃到了黄牌:

所以,曼城的前场球员在单打时还是有能力的,然而一旦被战术施加各种各样的规范,就不见得能打成什么样子了。

更不用说这个赛季的曼城的中后场也不让前场放心,所以在第26分钟,曼城险些因为失误丢掉了第二球:

这样一来,双方的优劣就都摆到了台面上。

曼城的优势在于自己的前锋线能力,哈兰德再怎么被战术限制,还是足以吸引阿森纳的后卫线,所以在哈兰德的牵制下,马尔穆什和萨维尼奥就拥有一定的发挥空间。

劣势则在中后场,部分球员老迈到难以承压、难以跟上比赛强度的同时,今天后场失误众多,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拖累前场。

而在阿森纳这边,优势则在自身活力充沛,比赛强度和节奏由自身主导,但也因此会出现防守时站成622的问题,由此导致反制难以打出的情况,就像第40分钟这样:

所以曼城具备压制对手的能力,但面临的尴尬就像努内斯这一点的表现,他的插上利弊互现,可以把特罗萨德带回后场,但自己其实也防不住首发的特罗萨德。

所以在上半场末段,曼城看似占据了主动,但打出的威胁还没有系统性地威胁到拉亚,还是只有传中这么一条路:

阿森纳显然不会如此轻松地崩溃。

所以在下半场,曼城还需要继续加码,才能在客场看到扳平比分的希望,但人员层面上已经没有了继续加码的可能,唯一的变化就剩线路。

于是在第49分钟,福登和马尔穆什来到同侧,合力进攻:

而在第55分钟,萨维尼奥穿插到了右肋,为哈兰德送上了传中助攻:

这一系列的变化出自曼城前场人员更大权限的穿插自由度,这加大了阿森纳后场的防守难度,就像丢球回合里,萨维尼奥的一路斜插都无人可以跟防,由此导致他在右肋接球之后,其余位置都已经变成了一防一:

但曼城还没有来得及开心,阿森纳不到2分钟就超出了比分:

此球必定打击了曼城的士气,但瓜迪奥拉半场加码的进攻还在生效,第58分钟,福登、马尔穆什和萨维尼奥齐聚左半扇,从而打穿了左肋:

但如此大范围的移动和穿插,不仅会影响球队在限制反击时的站位,而且还会增加球员自身的额外消耗。

这在本质上,也是以攻代守。

所以一旦进攻效率未达预期,防守阶段和比赛后期都会出现隐患,于是在第60分钟,曼城就在两线之间暴露了空当:

就在第62分钟,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方向和运转方式,先将球权拉到边路,随后再打回肋部,曼城就此丢掉了第三球:

当然了,你根本就不应该指望努内斯、贝尔纳多-席尔瓦和斯通斯组成的这个区域的防守质量,所以这里是一个明显的弱势区域,但在这种情况下,另一个后腰科瓦契齐站在这里,他和贝尔纳多-席尔瓦之间的空当由马尔穆什填补,其实也挺好笑的:

瓜系教练布置阵地防守的思路和能力,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。

所以比分变成3-1,阿森纳就打得非常舒服了。

他们可以更加安心地缩回去,打反击,充分利用曼城中后场无力承压的问题:

于是最后30分钟打进两球:

以5-1的比分痛打落水狗,获得了一场想必觊觎很久的胜利。

从阿森纳的角度来说,他们这场比赛的变化不多,针对性布置也不多,作为实力和状态都更出色的球队,他们在主场大多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比赛。

优势和毛病还是在出现,所以区别在对手,曼城现在已经无力克制他们的优势,也无法抓住他们的毛病了,哪怕瓜迪奥拉困兽犹斗,中场阶段试图提高前场自由度,一度凭借这一点扳平了比分,但不会因为如此简单的变化而成为胜利者。

所以,最大的变量还是曼城自己。

虽然这个冬窗引进了强援,但问题不会那么轻松解决,除了上一场我们提到的,马尔穆什在防守时的落位方式和能力问题,最根本的原点都还没有确定:

哈兰德和马尔穆什的双前锋组合,究竟谁是长机,谁是僚机?是哈兰德牵制对手,让马尔穆什发挥技术?还是马尔穆什多跑多冲,让哈兰德多拿球?

瓜迪奥拉势必倾向于前者,从而将马尔穆什看作中场,那这一切和从前的自己又有什么区别呢?说白了,如此布置,那曼城还要再花多少钱重新买后腰和后卫呢?更何况,你还能找到同等出色的球员吗?

就像沃克,功勋卓著,却没能得到善终,那下一个沃克又在哪里呢?

标签 曼城 阿森纳

热门视频

更多 >>

相关资讯

相关录像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